2012年醫改即將進入深水區,政策變化對行業的影響將加大。醫藥行業2012年基本面謹慎樂觀,藥品終端增速將有所放緩,高基數上體現更多的是結構性變化,藥品市場將由“做大蛋糕”轉變到“做大蛋糕與切好蛋糕”并重。我們認為醫改政策將持續推動行業分化,醫藥板塊12年以結構性機會為主,集中與分化仍是最大主題,推薦業績增長確定性高...... 請在這里發表您個人看法,發言時請遵守法紀注意文明。
財經名博 房地產調控有兩種方式
中國股市的致命缺點相關新聞 進入 醫藥 吧 02/23 10:30醫藥生物盤中拉升 振東制藥漲停02/23 10:隨著新醫改的進一步深入,一份關于《藥品流通環節價格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簡稱《辦法》)近期在業內流傳,主要是對藥品經營者批發環節的實際差價率(額),按照“高價低差率,低價高差率”實行上限控制,且最新一版對于價格又做了部分調整。
作為觸動患者和企業最敏感的神經,業內認為,藥價改革將會給藥品流通行業和上游醫藥工業帶來一番波動,目前可預期的是流通業將面臨整合,制藥業或將調整出廠價。
《辦法》對價差率(額)實行上限控制
《辦法》最新一版透露,經營者藥品批發環節差價率(額)控制標準擬分為六檔,其中10元以下的差價率為30%,2000元以上的為185元,較前一版的價位略有調整。
《辦法》指出,藥品流通環節價格管理,是指由價格主管部門對藥品的經營者批發環節和醫療機構銷售環節差價率(額)的實行上限控制的價格管理行為。監管對象是經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銷售給患者的政府定價范圍內的藥品。
同時,《辦法》還指出逐步取消醫療機構銷售藥品加成。按規定尚未實施零差率銷售藥品的醫療機構,在不超過政府公布的最高零售價格前提下,可在實際購進價格順加不超過規定的醫療機構銷售環節差價率(額)銷售藥品。醫療機構銷售環節差價率(額)控制標準也擬分為6檔,其中5元以下的價差率為不高于25%,1000元以上的則不高于73.5元,與前一版調整幅度大。
據了解,起草這份《辦法》主要是針對隨著醫藥產業快速發展中暴露的一些問題。一是最高零售限價管理對流通環節缺乏約束,差價過大。二是按統一加成率(不超過15%)銷售不利于引導醫療機構合理用藥。
國藥控股高級研究員干榮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雖然《辦法》仍處于征求意見中,包括最后的價差率(額)、執行時間等還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加上“以藥養醫”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并不是靠一份文件或政策就能扭轉過來的,但《辦法》倘若出臺,對于醫藥行業還是有積極信號的。一方面將規范藥品市場交易價格行為,“低價高差率、高價低差率”有望減少醫療機構熱衷“高價藥”的風氣;另一方面,也將促進藥品流通領域的集中度,調整多、小、亂的結構,助推醫藥企業做大做強。
|